最新目录

甘肃省定西市某镇地质灾害风险区划(2)

来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图1 调查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图 4 易损性评价 易损性系指地质灾害以一定程度作用于承载体上,导致承灾体遭受损失,这种损失的程度被称之为易损性。

图1 调查区地质灾害危险性分区图

4 易损性评价

易损性系指地质灾害以一定程度作用于承载体上,导致承灾体遭受损失,这种损失的程度被称之为易损性。在危险性评价单元的基础上,根据承载体特征进一步细化评价单元,考虑到本调查区社会经济统计数据获取的可行性及经济性,本次选取人口密度、房屋建筑密度、公路线密度、耕地林地密度等因子作为评价因子,建立易损性评价指标体系,对各评价单元内承灾体的人口、财产价值指标进行统计计算。根据各单元易损性指数计算结果,将调查区划分为地质灾害高易损区、中易损区、低易损区和不易损区。

地质灾害高易损区面积0.45km2,主要分布于调查区南侧斜坡带,斜坡由马兰黄土构成,坡度20°~30°,开挖坡脚建房,人类活动强烈,承载体主要为房屋、乡村道路、输电线路、通讯等设施,房屋结构以砖混结构为主。人口密度和财产密度大,且为地质灾害高危险区或中危险区,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损失大。

地质灾害中易损区面积0.90km2,主要分布于调查区北侧斜坡带下部,斜坡由马兰黄土构成,斜坡坡度一般为30°~50°,该区承载体主要为交通设施,主要为铁路和乡村道路,财产密度较大,且为地质灾害中危险区,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损失较大。

地质灾害低易损区面积1.35km2,主要分布于调查区河谷阶地前缘陡坎处,坡高15~20m,坡度60°~80°,斜坡稳定性差,该区目前无人居住,承载体主要为农田,重要种植玉米和洋芋,财产密度小,且为地质灾害高危险或中危险区,一旦发生地质灾害,损失较小。

地质灾害不易损区面积7.42km2,主要分布于调查区南北两侧中后缘地带,以及河谷区。中后缘地带内无人居住,主要为灌木和农田,财产密度小,且为地质灾害低危险区;河谷区居民、学校、医院、镇府机关、交通、输电线路及通讯等设施密集,财产和人口密度较大,但为地质灾害极低危险区。该区不易发生地质灾害,为地质灾害不易损区,如图2所示。

5 风险区划

地质灾害风险评价,是对风险区发生不同强度地质灾害活动的可能性,及其可能造成的生命财产损失,进行定量化分析与评估。结合调查区危险性分区和易损性分区结果,将调查区划分为地质灾害高风险区、中风险区、低风险区和极低风险区。如图3所示。

图2 调查区地质灾害易损性分区图

图3 调查区地质灾害风险性区划图

地质灾害高风险区面积0.44km2,主要分布于调查区南侧斜坡坡脚地带,为黄土丘陵地貌,坡体由马兰黄土构成,结构疏松多孔,坡度为 25°~35°,坡高20~40m,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主要表现为开挖坡脚修建房屋,形成高3~8的陡坎,为地质灾害中—高危险区,承载体主要为居民区、输电线路和通讯设施等,人口和财产密度大,为地质灾害中—高易损区,综合考虑危险性和易损性,该区为地质灾害高风险区。

地质灾害中风险区面积2.12km2,主要分布于调查区北侧斜坡坡脚地带,为黄土丘陵地貌,坡体由马兰黄土构成,结构疏松多孔,垂直节理发育,坡度为 30°~50°,坡高 20~40m,人类工程活动较强烈。 该区为地质灾害中危险区,承载体主要为民房、铁路和乡村公路,为地质灾害中易损区,综合考虑危险性和易损性,该区为地质灾害中风险区。

地质灾害低风险区面积4.80km2,主要分布于调查区南北两山中后部,该区斜坡坡度一般为20°~35°,坡体由马兰黄土组成,斜坡稳定性较好,地质灾害低危险区,主要威胁灌木和农田,灌木为人工栽种,农田主要种植玉米和洋芋,财产密度小,地质灾害不易损区,综合考虑危险性和易损性,该区为地质灾害低风险区。

地质灾害极低风险区面积2.76km2,主要分布于河谷阶地阶面,平坦开阔,坡度小于10°,主要由黄土状粉土和砂卵砾石构成,危险性极低,承载体为乡镇建城区,地质灾害不易损,综合考虑危险性和易损性,该区为地质灾害极低风险区。

6 结论

1)甘肃省定西市某镇地处陇西黄土高原,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发育,严重威胁当地人民生命财产安全,因此查明该镇地质灾害发育特征,进行地质灾害风险区划,对该镇防灾减灾和城镇规划能起到一定的指导作用。

2)调查区划分为地质灾害高危险区、中危险区、低危险区和极低危险区4个区,其中地质灾害高危险区面积0.85km2、地质灾害中危险区1.44km2、地质灾害低危险区5.07km2、地质灾害极低危险区2.76km2。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网址: http://www.zgdzzhyfzxb.cn/qikandaodu/2021/0223/536.html



上一篇:穿矿山铁路工程水工环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及
下一篇:地质灾害评价线上课程思政教学案例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投稿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编辑部|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版面费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论文发表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