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让乡亲们致富奔小康记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2)

来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6-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松木村第一书记陈上仁(左)与养殖户到田间察看田螺的生长情况 为增加贫困户的收入,确保顺利脱贫,陈上仁结合本村的土地、水、林地等优势

<<<松木村第一书记陈上仁(左)与养殖户到田间察看田螺的生长情况

为增加贫困户的收入,确保顺利脱贫,陈上仁结合本村的土地、水、林地等优势,发挥扶贫工作组后盾单位广西地矿局的技术资源优势,对全村土地进行测土化验,分析水资源,随后根据结果有针对性发展扶贫产业。目前,该村的产业呈现出多元化:发展了村集体茶园6.67公顷,群众种植13.3公顷,大果山楂约53公顷,蜜蜂养殖近600箱,田螺养殖约4公顷,沙糖桔、罗汉果、柚子、葡萄等约30多公顷,有50多户贫困户从中直接或间接受益。

新民村驻村第一书记马富安:观念更新“摘穷帽”

2016年初,平桂管理区沙田镇新民村驻村第一书记马富安刚到村里时,村民们并不看好这个外表看似老实巴交的技术干部。

村主任赵进文更是直言:“村里条件差、生活苦,你一个搞地质专业技术的能否扛得住?”

可性格要强的马富安,就像当年大学毕业后,坚持要到艰苦的地质队锻炼一样,如今他铁了心要在新民村干出个样子,让乡亲们致富奔小康。

<<<新民村驻村第一书记马富安(左)与工作组检查新民村挡土墙建设情况

新民村是瑶族聚居区,自然条件差、农业基础设施薄弱,全村没有田地,大多是山地,贫困率达59%,人均纯收入仅有六七百元,扶贫脱贫任务就像一块难啃的“硬骨头”,非常艰巨。

用了1个多月的时间,马富安走完了新民村的沟沟坎坎,离村部最远的马窝屯要翻山越岭或绕道走几十千米,村干部都没他到过的地方多。此后他对新民村贫困户的致贫原因了然于胸,扶贫思路也渐渐清晰,他建议从发展“土瑶族文化、山地养殖、移民搬迁、劳务输出”入手,逐渐开创致富路。

马富安走村串户,给群众讲解因地制宜发展种养殖致富的道理,动员群众养殖家禽。对村里的贫困户,马富安更是耐心地给他们算账,动员大家发展产业,挖掘特色民族文化,但一开始村民怎么都听不进去。马富安认识到,要带领村民脱贫致富,关键是要树立信心,如果大家心气不齐,再多宣传也是白搭。

百闻不如一见。马富安决定带有意向发展养殖的群众到外村去学习“取经”。通过让村民看到外村群众发展养殖家禽住上了小康房,过上了富足日子的情景,提高新民村群众发家致富的心气和决心。他还引导和支持村里的家禽养殖能人带头,发挥引领效应,让部分村民逐渐加入养殖家禽行列。在马富安的努力下,新民村思想观念逐步转变。

马富安还拉来赞助为村民添置民族服饰,指导村里的年轻人发展民族文化产业,逐步建起了新民村土瑶文化体系。他还向外界加大土瑶文化的宣传力度,让村民认识到自身文化的价值,为打造瑶族文化旅游铺路。

如今,新民村在原建起的村办公楼、教师宿舍等基础上,再建设篮球场、戏台,硬化路面,安装太阳能路灯……这些变化提振了新民村群众的信心。观念更新成了村民致富的“金钥匙”,马富安也被群众当成了脱贫路上的“主心骨”。村里的目标是在2019年摘掉多年压在头上的贫困帽子,群众对此信心满满,决心一直走下去。

桂山村第一书记赵春龙:基础设施人居环境显著改善

2015年10月,赵春龙毅然背起行囊,住进桂山村,走家串户、访贫问苦,一心一意抓扶贫、千方百计促发展,和桂山村的乡亲们一起奋战在精准扶贫的第一线,赢得了群众的广泛赞誉。

“找准贫困对象,分析致贫原因,才是真扶贫。”赵春龙表示。驻村的第二天,为准确掌握群众最急需解决的难点问题,赵春龙积极向村干部学习群众工作经验,全方位开展调查摸底。

为摸清桂山村贫困户情况,赵春龙和住桂山村的帮扶队员开始夜以继日的走访工作,经过半个多月的努力,跑遍了15个自然村,18个村民小组,对全村贫困户的情况了如指掌。对经过识别后的142户贫困户,648名贫困人口,赵春龙和帮扶队员一一建档立卡,初步确定贫困原因、帮扶措施、帮扶人员等。

怎样才能帮他们拔掉“穷根”?面前的困难非常大,但赵春龙拔掉桂山村贫困群众“穷根”的决心更大。

为找准适合桂山村群众脱贫的产业,赵春龙白天和贫困户一同交流,了解他们的想法。晚上,他找乡村干部、村里的致富能人聊天,共同探讨致富门路。经过深入调查与分析,赵春龙对桂山村的脱贫之路有了自己的想法:改善村里的环境,扩大并硬化道路,在建村办公场所的同时,建设文化长廊,扶持循环经济产业,增加群众收入。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网址: http://www.zgdzzhyfzxb.cn/qikandaodu/2021/0625/928.html



上一篇:自觉做一个为坚持真理而斗争的人温家宝地质笔
下一篇:抢险一线的地勘先锋浙江地质七队参加丽水抗洪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投稿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编辑部|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版面费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论文发表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