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及防治措施探析(2)

来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2.3 绿化工程的应用 绿化工程的应用,可以提高区域的固土能力,以此来降低灾害问题的发生概率。一些坡度较大的山坡,在遇到强降雨天气或者板块活动

2.3 绿化工程的应用

绿化工程的应用,可以提高区域的固土能力,以此来降低灾害问题的发生概率。一些坡度较大的山坡,在遇到强降雨天气或者板块活动影响时,很容易出现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导致山区公路被掩埋,影响到正常的交通通行。而绿色植物的种植,可以借助植物根部的固土能力,提高边坡土壤的稳定性。在植物选择时,优选一些扎根能力强、根系发达的植物品种,以此来提高边坡结构的整体性,而且其长久效益良好,可以对区域生态环境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但是该工作的效益周期较长,在前期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搭配一些其他的防护措施,以提高绿化工程的应用效果[1]。

2.4 制定避让措施

通过制定避让措施,可以绕过一些危险地区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整个结构的应用效果。在公路工程勘察设计阶段,要对线路走廊带的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气候环境、不良地质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充分利用地质勘察成果,强化地质选线,对可能出现重大工程地质灾害的路段采取改线避让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在运营阶段,对已经发生地质灾害或存在地质灾害安全隐患的路段,要采取封闭措施,做好安全警示与导流标志,疏导人员与车辆就近绕行,减轻地质灾害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避让措施是一种以预防为主的事前主动措施。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要充分发挥避让措施在防治工程地质灾害中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地质灾害对公路工程造成的影响[2]。

3 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

3.1 优化排水系统布局

通过优化排水系统布局,能够避免雨水集聚的情况,以此来避免地质灾害的出现。滑坡灾害的出现与降雨量、地下水活跃性有着直接关联,因此在对其进行治理时,首要思路便是做好排水工作,减少水体对于山体的影响[3]。在实际处理中,经常使用到的排水系统有排水沟、截水沟、盲沟、渗沟、排水孔等,结合山体特征,对于排水系统分布情况进行优化处理,加快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排出速度,减少积水情况的出现。例如,在对排水沟进行设计时,其方向需要和滑坡方向保持平行,借助分支渠道将积水汇集到排水沟中,以此实现积水迅速排出的作用。

3.2 做好拦截和排导工作

通过做好拦截和排导工作,提高山区公路应用阶段的稳定性。在具体的治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在边坡的合适位置处,进行排导槽与渡槽的施工,其主要作用是辅助泥石流排导工作的进行,槽体可以设置成V形或半圆形,以便于泥石流可以顺利排出。该模式主要适用于一些中小型泥石流的疏导工作。第二,做好拦砂坝的施工,其主要的作用便是对泥石流病害进行直接拦截,确保山区公路行驶安全和区域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拦砂坝高度不能低于5 m,搭配着绿化工程,从而起到降低泥石流冲击力的作用。

3.3 加固公路山体结构

通过加固公路山体结构,可以减少崩塌地质灾害的出现,提升山体结构的稳固性。在山体结构的加固过程中,常用的作业手法包括锚固施工、固网喷护施工等方法。前者是通过在山体结构表面喷涂混凝土,搭配钢筋工程、锚杆、锚索等工程,以此来提升结构的稳固性。但是该方法会限制区域植被生长,影响到区域的生态环境。后者则是在山体表面覆盖挂网,借助挂网来改变岩体的下落方向和下落势能,以此来降低灾害的危害性。

3.4 潜在故障的提前处理

灾害的主要载体为岩石、岩土等,因此在山区公路施工过程中,可以提前将一些危石清除掉,并且对于过厚的岩土层进行调整,从而将故障问题的影响范围控制在合理区间,提高山区公路运行过程的安全性。

4 结语

综上所述,建立灾害预警体系,能够对潜在的灾害问题及时做出预警,加强边坡防护工作,可以稳固边坡结构的综合属性,绿化工程的应用,可以提高区域的固土能力,优化排水系统布局,能够避免雨水集聚的情况,做好拦截和排导工作。针对地质灾害形成条件,拟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提高山区公路行驶过程安全性有着积极的作用。

[1]何传琦.山区农村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类型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9(11):111-112.

[2]敖绍光.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防治措施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5):139.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网址: http://www.zgdzzhyfzxb.cn/qikandaodu/2021/0213/511.html



上一篇:不良地质路段和特殊路基处理方法分析
下一篇:穿矿山铁路工程水工环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及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投稿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编辑部|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版面费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论文发表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