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及防治措施探析(3)

来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13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3]邱立明,韩光泽.小议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防治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18):272-273. 在区域经济交流频繁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交通网通达度与

[3]邱立明,韩光泽.小议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防治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18):272-273.

在区域经济交流频繁不断提高的背景下,交通网通达度与密集度的重要性也在凸显出来。相比于其他地区,山区公路在宽度、数量方面都相对较小,并且在使用的过程中,还会面临地质灾害的威胁,影响到区域经济的发展速度。通过分析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一方面,能够营造良好的公路行驶环境,提升山区公路的使用价值,另一方面,对于加快区域经济发展速度也有着积极地意义。1 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的形成条件分析(1)结合以往的灾害统计数据可以了解到,崩塌灾害在坡度较大的山体上发生较多,其原理是受到风化作用和自重的影响,岩石会从母岩上脱离,沿着陡峭的山坡直接滚落,威胁公路上的行车安全。山体的坡度较大,普遍超过了45°,据资料显示坡度越大的山体,出现塌落灾害的概率也越高;存在节理发育的岩石,这类岩石在发育过程中,存在着许多的不确定性,尤其是覆盖在软岩石上方的硬质岩石,更容易成为塌落灾害的“载体”;区域昼夜温差较大,并且降水量充沛,这也会加快岩石的风化速度,影响到岩体的稳定性。(2)与崩塌病害原理相类似,山体滑坡灾害也是由于风化作用和自重的影响,岩体或土体沿着山坡上的弱结构面,直接出现整体下滑的情况,对于紧邻的山区公路,会出现掩埋的情况。山体下方地下水发育情况较好,借助岩层中的裂隙,地下水会填充到结构中,这也会降低岩石之间的摩擦力,而且地下水的补充也会增加结构面自重,在遇到外力作用时,增加了病害发生概率。区域降水量丰富,或者在某一时间段内迎来了持续的降雨天气,这也会增加土体自重,降低结构面之间的摩擦力,从而导致病害问题的出现。区域发生地震或者板块剧烈运动时,地层不稳定的结构也会在此作用下出现位移的情况,从而导致滑坡灾害问题的出现。(3)泥石流是指一种水体中携带大量石块、泥沙或其他杂物的洪流,相比于洪水灾害,泥石流中的杂物浓度更高。此类地质灾害发生在一些地形陡峭、沟谷纵坡较大的区域,由于结构的坡度相对较大,在降雨天气中,雨水的渗入增加了结构的自重,增加了灾害问题的发生概率。在灾害发生的区域内存在着许多松散固体物质,与结构面之间的关联度较低,遇到外来水体时,很容易被直接携带到其他区域。公路所在区域的上游出现了持续降水或大范围降水天气,此类水体的补充也直接造成河流冲击力增加,从而导致了此类灾害问题的出现。(4)地面结构塌陷是指在岩土在自然沉降作用、车辆载荷等因素影响下,岩层出现向下塌落的情况,在山区公路上的直观表现便是出现塌陷坑结构。目前存在的塌陷类型主要有岩溶类塌陷与采空区塌陷。前者是指区域下方存在溶洞,在前期没有做好地基补强和溶洞填充工作,这也导致后期使用中,一旦顶板承压能力小于实际给予载荷,便会出现塌陷的问题。而且部分区域地下溶洞的空间较大,并且结构复杂程度较高,如果存在处理效果不佳的情况也会导致此类问题的出现。后者则是由于人类在资源开发中没有拟定合理的开采计划,使得岩土顶板结构的承压能力下降,并且在区域地下水侵蚀作用下,结构厚度也会不断降低。2 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的预防措施2.1 建立灾害预警体系通过建立灾害预警体系,能够对潜在的灾害问题及时做出预警,组织人员及时做好处理,以降低灾害问题的负面影响。在实际应用的过程中,可以借助计算机技术、遥感技术对于山区公路地质变化情况进行监督,以此来获取到实时监测数据,同时利用BIM技术来搭建山区公路周围环境的三维模型,对于目前地质形变情况进行科学性预估,从而降低灾害问题带来的负面影响性。另外,预警体系还会搭配有限元模型一起使用,对于一些灾害问题的发展趋势进行预估,提前做好预防,例如,在预感区域有滑坡灾害发生趋势时,需要暂停山区道路通行,并且对附近居民做好疏散工作,从而提高预警体系的应用效果,降低灾害发生后带来的负面威?加强边坡防护工作通过加强边坡防护工作,可以稳固边坡结构的综合属性,减少灾害类问题的出现。进行边坡防护是比较有效的一种方式,通过建设工程减小地质灾害发生的概率,减轻地质灾害造成的损失,达到预防和治理地质灾害的目的。主要工程措施包括支挡工程、加固工程、坡面防护工程、排水工程以及减载和压脚工程。在选择具体措施时要结合实际情况,选用与地质灾害相对应的防护工程。工程措施是防治地质灾害的一种被动措施,具有处治造价高、治理效果好的特点,同时对环境也会造成一定的破坏,通常与生物防护措施组合防护,既达到处治灾害的目的,又达到环境治理的效果 绿化工程的应用绿化工程的应用,可以提高区域的固土能力,以此来降低灾害问题的发生概率。一些坡度较大的山坡,在遇到强降雨天气或者板块活动影响时,很容易出现滑坡、泥石流等灾害,导致山区公路被掩埋,影响到正常的交通通行。而绿色植物的种植,可以借助植物根部的固土能力,提高边坡土壤的稳定性。在植物选择时,优选一些扎根能力强、根系发达的植物品种,以此来提高边坡结构的整体性,而且其长久效益良好,可以对区域生态环境起到良好的改善作用。但是该工作的效益周期较长,在前期应用的过程中,需要搭配一些其他的防护措施,以提高绿化工程的应用效果[1] 制定避让措施通过制定避让措施,可以绕过一些危险地区带来的负面影响,从而提高整个结构的应用效果。在公路工程勘察设计阶段,要对线路走廊带的水文地质条件、工程地质条件、气候环境、不良地质等情况进行全面调查,充分利用地质勘察成果,强化地质选线,对可能出现重大工程地质灾害的路段采取改线避让措施,做到防患于未然。在运营阶段,对已经发生地质灾害或存在地质灾害安全隐患的路段,要采取封闭措施,做好安全警示与导流标志,疏导人员与车辆就近绕行,减轻地质灾害发生造成的经济损失与人员伤亡。避让措施是一种以预防为主的事前主动措施。在公路工程建设中,要充分发挥避让措施在防治工程地质灾害中的重要作用,从根本上解决地质灾害对公路工程造成的影响[2]。3 山区公路地质灾害的治理措施3.1 优化排水系统布局通过优化排水系统布局,能够避免雨水集聚的情况,以此来避免地质灾害的出现。滑坡灾害的出现与降雨量、地下水活跃性有着直接关联,因此在对其进行治理时,首要思路便是做好排水工作,减少水体对于山体的影响[3]。在实际处理中,经常使用到的排水系统有排水沟、截水沟、盲沟、渗沟、排水孔等,结合山体特征,对于排水系统分布情况进行优化处理,加快地表水与地下水的排出速度,减少积水情况的出现。例如,在对排水沟进行设计时,其方向需要和滑坡方向保持平行,借助分支渠道将积水汇集到排水沟中,以此实现积水迅?做好拦截和排导工作通过做好拦截和排导工作,提高山区公路应用阶段的稳定性。在具体的治理过程中,需要注意以下两点:第一,在边坡的合适位置处,进行排导槽与渡槽的施工,其主要作用是辅助泥石流排导工作的进行,槽体可以设置成V形或半圆形,以便于泥石流可以顺利排出。该模式主要适用于一些中小型泥石流的疏导工作。第二,做好拦砂坝的施工,其主要的作用便是对泥石流病害进行直接拦截,确保山区公路行驶安全和区域居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在具体的设计过程中,拦砂坝高度不能低于5 m,搭配着绿化工程,从而起到降低泥?加固公路山体结构通过加固公路山体结构,可以减少崩塌地质灾害的出现,提升山体结构的稳固性。在山体结构的加固过程中,常用的作业手法包括锚固施工、固网喷护施工等方法。前者是通过在山体结构表面喷涂混凝土,搭配钢筋工程、锚杆、锚索等工程,以此来提升结构的稳固性。但是该方法会限制区域植被生长,影响到区域的生态环境。后者则是在山体表面覆盖挂网,借助挂网来改变岩体的下落方向和下落势能,以此来降低灾害的危害性 潜在故障的提前处理灾害的主要载体为岩石、岩土等,因此在山区公路施工过程中,可以提前将一些危石清除掉,并且对于过厚的岩土层进行调整,从而将故障问题的影响范围控制在合理区间,提高山区公路运行过程的安全性。4 结语综上所述,建立灾害预警体系,能够对潜在的灾害问题及时做出预警,加强边坡防护工作,可以稳固边坡结构的综合属性,绿化工程的应用,可以提高区域的固土能力,优化排水系统布局,能够避免雨水集聚的情况,做好拦截和排导工作。针对地质灾害形成条件,拟定相应的防治措施,对于提高山区公路行驶过程安全性有着积极的作用。参考文献[1]何传琦.山区农村公路边坡地质灾害类型分析及防治措施探讨[J].江西建材,2019(11):111-112.[2]敖绍光.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防治措施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15):139.[3]邱立明,韩光泽.小议公路工程地质灾害形成条件及防治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7(18):272-273.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网址: http://www.zgdzzhyfzxb.cn/qikandaodu/2021/0213/511.html



上一篇:不良地质路段和特殊路基处理方法分析
下一篇:穿矿山铁路工程水工环地质灾害的危险性评估及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投稿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编辑部|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版面费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论文发表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