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科技报国系民生全国两会代表委员热议科技强国(2)

来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1-02-25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中美科技竞争的局面告诉我们,‘卡脖子’技术靠化缘要不来,花钱买不来,只有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一条路。”王焰新说。在他看来,尽管高校近年来

“中美科技竞争的局面告诉我们,‘卡脖子’技术靠化缘要不来,花钱买不来,只有自力更生、自主创新一条路。”王焰新说。在他看来,尽管高校近年来在科技创新方面屡创佳绩,但是不可否认,“重学术、轻技术”的思想倾向、不科学的考核评价体系、协同创新机制不畅等问题制约了高校在关键技术创新方面的主动性和创造力。

“约束高校实现关键技术创新的体制机制障碍概括起来主要有三方面:一是在科技创新‘最初一公里’的原始创新能力方面存在短板,二是在科技创新‘最后一公里’的成果转化方面重视不够,三是缺乏‘十年磨一剑’的创新氛围。”王焰新说,“这方面我们还缺乏让科学家安心、专心、尽心于创新的环境。”

创新是一项系统工程,创新链、产业链、资金链、政策链相互交织、相互支撑。要突破一批“卡脖子”技术,协同创新、集成创新是必由之路。王焰新说:“如今,不仅科学研究要开展协同创新,高校人才培养也要在搭建跨学科平台的基础上展开,归根结底,高校培养的人才是驱动关键技术创新的原始动力”。

王焰新长期从事水文地球化学、水污染控制、地下水污染及防治等领域的教学与研究,与国际相关学术界保持着广泛的合作关系。他认为,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加强国家创新体系建设,鼓励企业牵头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支持科研院所、高校与企业融通创新,加快创新成果转化应用,落实和完善创新激励政策,探索赋予科研人员科技成果所有权和长期使用权,为促进高校科技创新和成果转化指明了方向、提供了路径。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吴立新

——创新“寓教于研”人才联合培养模式

全国人大代表、中国海洋大学副校长吴立新表示,针对我国海洋创新人才总量不足等问题,建议推动我国高等学校布局合理化,增设专门海洋大学,大力发展海洋学科,更好地服务海洋经济发展。

吴立新说,海洋资源开发,发展海洋经济,保护海洋生态环境,维护国家海洋权益,建设海洋强国,关键在人才,尤其是高端创新人才。但我国海洋大学、高校设置涉海学科数量不足,招生规模不足,体量不大。以海洋科学一级学科为例,2014~2017年,海洋科学授予博士学位1048人、硕士学位2792人、学士学位4481人,这样的规模难以满足海洋强国建设对海洋创新人才的需求。

吴立新表示,海洋囊括了物理海洋、海洋化学、海洋气象、海洋地质、海洋生物、海洋环境、海洋技术、海洋工程、海洋人文社科等学科,综合性强。因海洋的特性决定了海洋创新人才的实验性,需要在大科学计划中接受训练、进行培养,科教融合尤为重要。以青岛海洋科学与技术试点国家实验室为例,目前海洋试点国家实验室具备了联合培养研究生特别是博士研究生的一切要素,探索形成了“科教融合,联合培养”的机制。但受限于研究生招生计划,培养国家未来海洋科技领军人才数量有限,对海洋创新人才培养的科技支撑不足。

针对存在的问题,吴立新就科教融合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提出了建议。他认为,首先要调结构,鼓励建设涉海高校。他建议推动我国高等学校布局合理化,积极鼓励支持沿海省份、特别是海洋大省、海洋强省建设专门海洋大学,更好地服务海洋经济发展。其次,大力发展海洋学科。吴立新说,目前国内设置海洋科学一级学科博士点的高校和科研院所仅有14个,远远不能满足海洋强国建设需要。他建议从招生计划分配、生均拨款系数等向涉海学科倾斜,鼓励高校大力设置海洋学科、发展海洋学院。

吴立新说,当前应立足海洋强国战略需求,增加涉海学科研究生招生计划,定向用于理念先进、机制创新、具有紧密合作基础和明确研究方向的“国家实验室—高校”组合,施行“硕—博贯通”联合培养,构建“寓教于研”的创新人才联合培养模式,将国家高层次的海洋科技平台与人才培养相耦合,在人才培养中产生我国原创性科技成果。为此,他建议每年增加不少于100个博士学术学位招生计划、300个硕士学术学位招生计划,用于具备紧密合作基础、耦合发展较好的“国家实验室—高校”组合培养海洋创新人才。

全国政协委员、成都理工大学教授许强

——充分利用国家地震台网开展大型地质灾害自动速报

今年两会期间,全国政协委员、成都理工大学地质灾害防治与地质环境保护国家重点实验室常务副主任许强教授带来了一份题为《关于充分利用国家地震台网开展大型地质灾害自动速报的建议》。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网址: http://www.zgdzzhyfzxb.cn/qikandaodu/2021/0225/540.html



上一篇:地质灾害与环境保护征稿启事
下一篇:基于北斗系统的地质灾害监测系统建设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投稿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编辑部|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版面费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论文发表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