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麻山地区频发性地质灾害的文化反思<sup>*</sup(5)

来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这四项认识上的争议,如果单就事物的线性因果关系而言,都具有很强的说服力,都能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但如果考虑到不断崩塌的山体可以长期持续积累

这四项认识上的争议,如果单就事物的线性因果关系而言,都具有很强的说服力,都能得到学术界的认可。但如果考虑到不断崩塌的山体可以长期持续积累这一自然属性后,对此前的研究结论就不得不做深刻地反省。我们必须清醒地意识到,既然山体崩塌对当地居民的生命安全始终构成重大威胁,而这些苗族乡民又能够一直在这样的地带安居乐业,那么山体崩塌在麻山苗族文化中,绝对不会没有任何反应。如果找不到相应的文化表达,那将意味着民族学中的“文化适应理论”在这儿无地自容。

三、对当地苗族习俗的重新解读

对麻山苗族文化的研究成果丰硕。此前所得出的结论大致都能自圆其说,而且这样的结论都能为读者提供一个明晰的因果关系,但如果把已经发表的相关论文和著作做横向对比时,哪怕是对同一种习俗的解读,都很难相互兼容,因而就总体而论,这些结论似乎很难对文化的整体性做出合乎逻辑的说明。

在当地苗族的所有习俗中,最容易引起外人关注的莫过于他们长期实行“穴居”了。面对这样的文化事实,有的学者认为这是当地苗族社会发展滞后,生产力低下,不能独立建构房屋而导致的后果。另有一些学者则认为,由于在他们所处的生存环境中,天然溶洞随处皆是、到处都有。为了充分利用这些天然的栖身场所,他们就很自然地选择了“穴居”这一生活习俗。当然,还有的学者认为居住在岩洞中可以躲避猛兽的袭击,而且冬暖夏凉,生活舒适,而且就当地而言,在岩洞中获取饮用水也较为方便,因而“穴居”习俗才得以超长期延续。上述三类解读分别考量都言之成理,但横向比较后,总是感到美中不足,因为这三类解读之间都无法建立起复合逻辑的联系来。一种民族文化应当是一个整体,多种解读之间不能揭示其间的内在联系,恰好表明这些解读本身肯定存在着疏漏。

当地苗族的另一种习俗是长期实行“崖洞葬式”,或者“悬棺葬”。研究者对这一葬式的解释,同样众说纷纭。有人认定他们是仿效活人的生活方式去安置祖先的灵魂。也有人认为在岩洞中安置死者省工、省钱,对于生产落后的当地居民而言,采用这样的葬式与他们的社会发展水平正好相称。另有学者则认为当地石多土少,耕地资源奇缺,在布满基岩和砾石的土地上开穴埋葬死者,构建坟陵难以实施,实行“崖洞葬式”,或者“悬棺葬”可以最大限度地节约耕地资源。[17]然而,这些解释又无法说明为何到了今天,当地苗族居民已经普遍实行火葬后,他们为何还要将写有死者名字的木牌,作为死者尸体的象征郑重其事的为这块木牌举行葬礼,将木牌送到岩洞中去,而死者的骨灰放在地上,建构陵墓安葬。综合比较上述几种解读后,同样无法找到各种解读之间存在着什么样的内在联系,更难以说明当地社会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为何“崖洞葬式”,或者“悬棺葬”,在今天还要以稍加变形的方式做惯性延续,更使得上述各种理解难以协调。

另一个足以引起外人关注,甚至是感到惊讶的信仰习俗,则是危岩祭祀。这是一种奇特的宗教仪式。苗族居民在野外活动时,途中只要碰到大型的岩洞,或者是危险的陡崖时,他们都要对着这样的岩洞,或者石崖郑重其事的行礼致意并念咒语,祝愿这样的岩洞,或者石崖不要崩塌。然后随手捡起棍子斜靠在岩洞口,或者是石崖边,象征性的顶住岩洞,或者石崖即可。这样的宗教信仰,往往被研究者解释为“自然崇拜”,或者“万物有灵崇拜”,甚至曲解为是“生殖崇拜”的一种特殊形式。这样的解读,单看起来言之成理,但如果有人做进一步的追问,想弄清这种崇拜与他们的“穴居”习俗和“崖洞葬式”有什么内在的关联性时,此前的研究者一般只好避而不谈。

如果在更广阔的空间范围内展开实地踏勘,还会进而发现麻山地区传统的道路走向也很奇特。这些历史上遗留下来的羊肠小道,有的尽管已经废弃了两三百年,但这些道路被掉落的山岩掩埋的实例却十分罕见。同时,这些道路的走向往往都是沿着堆满乱石坡面的上方穿过,道路的一边必然是高耸的悬崖,另一边则是乱石嶙峋的陡坡。凭借这样的规律性配置,我们有理由相信这是借助于某些经验和知识所做出的防灾、减灾应对。这些知识和经验可以确保在山崖不断崩塌的地质环境中,道路被乱石掩埋的几率降到了最低限度。即令道路被掩埋后,清理乱石也比较容易。其结果不仅使这些传统道路保持畅通,还能有效地保障行人的安全。可是,在麻山地区的现代公路行驶,随处都可以看到“谨防山石滚落”的警示牌。现代公路因崩岩受损的报道每年都有若干次。两相比较,似乎现代的公路走向违背了某些自然规律,而传统羊肠小道的选址可能更趋合理。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网址: http://www.zgdzzhyfzxb.cn/qikandaodu/2020/1110/390.html



上一篇:那些积累都有用
下一篇: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下的地质类专业实践课程建设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投稿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编辑部|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版面费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论文发表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