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目录

麻山地区频发性地质灾害的文化反思<sup>*</sup(6)

来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在线投稿】 栏目:期刊导读 时间:2020-11-10
作者:网站采编
关键词:
摘要:此外,当地苗族的经济行为也十分奇特。长期以来,他们都不愿意花太大的劳力和经济投入去修建固定农田。近年来,政府投入巨额资金,鼓励他们兴建梯

此外,当地苗族的经济行为也十分奇特。长期以来,他们都不愿意花太大的劳力和经济投入去修建固定农田。近年来,政府投入巨额资金,鼓励他们兴建梯田,或者梯土,但苗族乡民对这样的优惠政策,响应者却寥寥无几。然而,他们在实际的生产实践中,搬出那些滚落的山岩,使耕地能够暴露出来,为此而付出的劳动投入往往比修建固定农田还要大。他们这样的理解和行为方式同样不得其解。一般的学者往往指责他们愚昧、落后,但只要倾听他们的解释后,事情的真相立刻就可以明白。原来,山体崩塌的几率虽然很高,但是一经崩塌后,崩塌点的基岩一般都可以确保在数十年,甚至上百年不会出现大面积的崩塌。如果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去修筑梯田,或者梯土,一旦碰上山体崩塌,整片的梯田,或者梯土在滚落的岩石撞击下,田埂会连锁式的倒塌。相反地,清理被岩石覆盖的土地,虽然花费的功夫比较多,但是由于同一地点的岩石短期内不会再次崩塌。一旦清理出来后,可以确保多年持续耕种。事实证明,他们并不是不领会政府的好意,更不是愚蠢,他们所做的选择,其效果比修筑梯田,或者梯土确实要实惠得多,也能规避崩岩成灾。

自从我们注意到频发性地质灾害对当地乡民的威胁后,我们才猛然醒悟上述各种习俗的长期延续,其间存在着内在的逻辑联系。这些习俗完全可以理解为:它们包含了对山体崩塌这一地质灾害的能动适应。这是因为活人居住在岩洞中,死者安置在岩洞中,都可以获得最大限度的安全和稳定。无论山体如何崩塌,岩洞崩塌的可能性在当地都是最小的,而且山洞内的局部崩塌,其先兆容易被察觉,更容易规避。传统道路走向的选择同样是规避山体崩塌经验指引下的产物。至于专门祭祀岩洞和危崖的宗教仪式,一方面显示了对山体崩塌的无奈;另一方面又是在表达对安全的祈求。同时,经过这样的仪式后,留下来的棍子,事实上可以发挥警示行人的功能。然而,尽管上述各种习俗对规避当地频发的地质灾害都能够发挥直接,或者间接的作用,从而使得这种令人生畏的地质灾害在当地成灾的事件却并不多见。只不过在这儿,文化的能动适应机制隐而不显罢了,以致粗心的调查者往往容易发现浅层的、明显的文化适应事实,而文化适应的深层结构却很难得到清晰地揭示。

总之,只要我们对麻山地区的频发性地质灾害多一些关注,对当地苗族乡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多一份关爱,而且又能避免将文化适应理论教条化,那么看似互不关联的生活习俗,事实上都可以借助山体频繁崩塌这把钥匙得到符合逻辑的解答。此前的研究习惯于将某一文化事实展开孤立的线性因果推导,而较少注意到一种民族文化,在适应所处自然与生态环境时,适应的手段会呈现出层次上的差异。有的适应办法比较明晰,而有的则比较隐晦,但其间都存在着内在的关联性,并以此确保文化是以一个整体去对各种环境要素做出层次有别的适应,而绝对不会为了某一个单独的环境要素,去机械地建构单一的文化对策。这样一来,看上去互不关联的习俗,只需展开深层次的挖掘,其间的内在联系最终肯定可以得到破解。

四、文化适应理论面临的新挑战

斯图尔德(Julian )在他那本影响深远的名著《文化变迁论》中,提出了“文化生态学说”,[18]对文化的适应做了系统的论述,由此而带动了一批后继人,按照他的研究方式深化了民族学对文化适应的认识。内亭、拉帕波特、全京秀等人相继在这一领域提出了很多新的见解。然而,一种民族文化需要面对的自然与生态环境因素极其错综复杂,民族文化到底是对所有环境因素都要加以适应,还是只需要对某些环境要素加以适应,需要适应的环境要素之间是否还存在着主次之分,其间是否存在着某种逻辑关系,斯图尔德及其后继者们均未能给出明确的答案。他们的研究工作基本上都是选取具有典型意义的、因果关系极为明晰的环境要素,去揭示相关民族文化中的特定文化事实,以展示两者之间的因果关系。单就他们提供的例证而言,具有无可辩驳的说服力,但同时也会对读者构成误导,似乎这些民族所面对的自然与生态环境仅仅只剩下他们所描述的那些特殊环境要素而已。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如果相关民族文化已经做出成功的适应,那么相关的自然与生态环境要素一旦改变,相关民族文化是否还需要延续此前已有的适应成果呢?对这样一个关键问题,文化适应的早期研究者都没有做出回应,而托马斯·哈定则是从另一个视角,将文化的适应区分为“创新”与“保持”两个部分。[19](P37~54)也就是从逻辑上做出了推理,使人们相信文化的一项成功适应会在以后的文化延续中,得到传承和保持。文化适应理论与早期的经典进化论就构成了对话的基础,泰勒的“文化残留”[20](P15)与托马斯·哈定的“适应保持”也就可以相互沟通了。进而还需要注意到,适应的保持必然意味着文化的实用性功能,不可避免地会在这一过程中转化为象征性功能。于是,不同时代,不同学派前辈们的不同研究成果,也就在这样的推导下可以实现理论建构上的整合。

文章来源:《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 网址: http://www.zgdzzhyfzxb.cn/qikandaodu/2020/1110/390.html



上一篇:那些积累都有用
下一篇:工程教育认证标准下的地质类专业实践课程建设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投稿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编辑部|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版面费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论文发表 |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最新目录
Copyright © 2019 《中国地质灾害与防治学报》杂志社 版权所有
投稿电话: 投稿邮箱: